内容提要:闽西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千百年来,客家民系在艰苦的生存环境和迁徙历程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的“修身”、“天人合一”为核心内容,以土楼生土建筑为人地关系的具体体现,以客家廉洁民谚为狭义表现形式的内容丰富的客家廉政文化。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借助客家廉政文化,在中央苏区开展了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腐倡廉运动,为我党打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清廉的政府和最为廉洁的官员。客家廉政文化得以在中央苏区这一特定舞台上大放异彩。在当前国家、民族空前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有义务深入发掘、提炼、整合、研究客家廉政文化,突出特色,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努力增强客家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还要通过各级纪检监察和文化部门的“搭桥”,通过政府机关的政策和舆论的导向作用,把与时代合拍、与“八荣八耻”等廉政文化要求一致的内容提炼精华,推陈出新,力图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有所突破。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不断增强全社会反腐倡廉的意识。
闽西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具有以土楼为载体的丰富的客家文化。这种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的儒家中原传统文化为基础,并与土著文化相交融的多元文化,包含民俗风情、宗教信仰、传统艺术、语言特征、节日庆典、祭祖礼仪、饮食习惯、性格品德、建筑风格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基于迁徙不定的生存环境而形成的艰苦创业的品格成为客家人的重要特征。同时,这种品格最终发展为客家廉政文化。
客家文化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在当今社会仍然可以利用和借鉴。在国家和民族空前重视廉政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研究客家文化,发掘其廉政文化,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客家文化廉政文化的形成
应该说,在客家文化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廉政”作为一种性情、习惯,是一种自觉不自觉的行为,并没有被人们单独加以研究,而是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代代延续。
1、客家民系艰苦的生存环境和迁徙历程必然产生廉政文化
客家人的廉政文化是客家民系在艰苦的迁徙、发展历程中产生的,有着独特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空间。
客家是一支历尽艰辛、饱含忧患的民系,他们的祖先自晋代开始,由中原启程,背井离乡,筚路蓝缕,渐次南迁。唐末至北宋时期,相对兵家必争的中原大地,客家人聚居的闽西山区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社会较为安定,成为一方“桃源胜地”。随着人口的骤增,闽粤赣边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地资源格局不能养活超量的居民。为了改善生存条件,为了求得家族繁衍,客家人只好不断地开拓新的家园。客家人这种痛苦的悲壮历程,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其它任何一个民族和民系都难以匹比。漫漫的迁徙历程,迫使客家民系不贪不占,不损坏集体的利益,因为一个人多占用了生活资料,势必使宗族的其他成员忍饥挨饿;艰苦的生存环境,使得客家人必须节俭创业,而不能过度地耗费宝贵的生产资料。
有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客家人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品性:昔日,有一人“过番”到南洋,他家中赤贫,身无分文,上船时,只带了一只咸鸭蛋。过七洲洋(南海)时,行船七天七夜,他靠这只咸鸭蛋下饭。过了七天,咸鸭蛋还剩下一半。可惜抵达目的地时,咸鸭蛋不慎掉到海里,令他惋惜不已……
2、儒家文化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也是其廉政文化的根源。
唐宋时期,中原文化的积淀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客家先民,秉承了中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优秀传统,特别是随着朱熹“闽学”在福建的诞生、传播,明代王守仁提督赣南(辖区包括汀州)、行军汀州,儒家思想完全成为汀州客家的正统思想。因此,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重视道德自学和人格完美,也成为客家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客家人崇尚气节,重视情操,强调言行举止都要符合道德规范,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不屈服于外在压力,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主张都是儒家思想长期熏陶的结果。凡是到过客家地区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礼贤下士、诚信礼让、团结和睦,土楼大圆楼内几百人居住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事实,就是最好的例证。
客家人注重忠、孝、节、义、仁、信、礼、智,这些正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客家廉政文化的朴素表现。特别是在以后的宋元明清四个朝代1000余年的时间跨度上,客家文化得到了厚积薄发,懂礼节、讲诚信、憎贪婪、重廉礼这些廉政文化的传统得到发展,也在潜意识里影响着客家人。
3、客家人的生活习性深刻影响了客家廉政文化的形成。
特定的环境制约并决定了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朴质无华与务实避虚为外在表现的客家人的廉洁作风,是和客家人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
客家人朴质无华与务实避虚的气质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民居建筑、服饰、饮食、言行举止、生活样式。这种气质代代相传,因为绝大部分客家人从呱呱坠地到撒手人寰就处在这种气质的包围之中。这种氛围十分有效地将前人累积下来的精神和气质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生活水平较为低下的古代和近代,客家人遵循“民以食为天”的规则,将“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追求中的“食”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就连这种最基本的人生追求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可怜的。由于客家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可耕种土地实在太少,再加上交通闭塞和人口增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常常面临崩溃的边缘,因此,客家人的“食”往往只是“食求果腹”而已。他们的饮食原则是“以粮为纲,粗、野杂陈”,主食以大米、番薯为主,常常以瓜果、野菜、野生薯葛作副食。虽然家禽家畜也是“自产”的,但普通人家却未能“自销”,除逢年过节或贵客临门必需宰鸡鸭之外,其余的家畜家禽则要用来卖钱以换取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客家人热情好客,有客人登门总是好酒好菜招待,穷苦人家甚至连下蛋的母鸡也拿来杀掉待客,但普通人家在日常餐桌却难见酒肉。“天晴防落雨”、“平常莫浪费,年节莫苦凄”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口头禅。可见,在饮食追求上,客家人也表现出朴质无华和务实避虚的气质。
相对于“食”而言,“衣”的追求在客家人的生活中摆在更为次要的位置,认为艳丽的服饰“好看不好吃”,以保暖蔽体为原则。解放前,传统客家服饰藏朴纳拙,不尚奢华,男装款式以唐装为主,女装款式以大襟衫、交头裤为主,不着裙装;选料则男女皆以灰、黑、蓝、绿等深色调的粗棉布为主,少有花色,也很少装饰。即使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前,客家人传统服饰仍少有改观,一直坚持“衣不在新,干净就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的艰苦创业的观念,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有的家庭甚至将耐穿的衣服如棉袄等父传子、兄传弟,成了代代相传的“传家宝”。
二、客家廉政文化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客家廉政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深深地烙印在土楼、山歌、民谚、民俗等客家文化遗产之中。
1、土楼作为生土建筑的杰出代表,是客家廉政文化在人地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自然界不可能完全地、现成地符合人类的生存需要。劳动改变自然的过程,就是文化产生的过程。文化引起自然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在引起自然变化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过度地、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就必然会出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自然、生态灾难;如果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人类就可以建设比自然生态系统更稳定更具潜力的生态文化系统。2008年5月12日爆发的汶川特大地震死伤和失踪人数超过10万之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向山要地,开山建房建厂,破坏植被,导致泥石流大规模的发生,反过来又堵塞交通,延缓了救援时机。
中华民族的先哲先贤早就意识到“天地合而万物生”的道理,提出了自然和人“和谐”的思想理念。如,道家最早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被儒家发展为“天人合一”。客家先民继承儒家这个朴素的生态文化观,并发展为处理人地关系上的廉政文化,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以适应自然为标准,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亲切的,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自身的关系始终是协调发展的。客家人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就是顺应自然,与自然共存,而不是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土楼民居,就是这种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精神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
客家人大规模地建设土楼始于明代。那时,中国的熟土建筑早与成熟,各式各样的基建用砖早已出现,长城就是其中的杰作。但是,客家人为什么独钟情于生土夯筑的土楼呢?众多客家学者已经从自然条件、防卫功能、居住质量、宗族属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证,研究成果也是硕果累累。但是,笔者认为,土楼作为生土建筑,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厚厚实实,安安稳稳,不张扬,不浪费,应当是客家廉政文化在人地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比如,土楼外墙是粗土墙,像饱经沧桑的老人脸庞,沟壑纵横,尽管永定盛产石灰,却也不粉刷一番。又如,与其它建筑物比,土楼因生土建造,便与土壤构成了和谐一体。一座土楼哪怕它倒塌了,马上可以回归自然,不会对自然造成任何的坏影响。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赤裸裸地来,又赤裸裸地去。个中包含了多么平素的、和谐的廉政文化!而用熟土材料建成的砖瓦乃至钢筋混泥土建筑,一旦倒塌了,就是一座废墟、一堆废土,很难被风化、分解。这对于力求保护环境的21世纪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土楼是客家最有代表的符号,弥漫着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质朴而又密切的联系,是客家民系与其所在地域的关系的根本体现,也是客家人廉政文化的外在体现。而这种观点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2009年的农历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来到闽西和老区人民共度春节时专程视察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永定土楼,作出重要指示:“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2、客家廉洁民谚是客家廉政文化在狭义文化上的具体体现。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通俗易懂,形式上以一两个短句为主,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客家谚语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与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语言生动,内容丰富,耐人寻味。客家人的祖先,是从中原南迁而来的。他们也继承了汉民族使用简练、深刻而引人深思的谚语的传统,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了不少谚语。虽然有些谚语粗野、质朴甚至粗俗,但是内涵丰富、深厚,用词精练、形象、生动,琅琅上口,易记易传,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又具有鲜明的方言和地域特色。在此,笔者谨对客家廉政文化谚语归纳如下:
A、政治上,鼓励廉政勤政,反对拉帮结派,摒弃营私结党。
客家人在讽刺贪官污吏时,有谚云“阎王唔嫌鬼瘦,贪官唔顾民穷”。据说,明代奸相严嵩被贬至连城时,客家人就嘲笑他“行得夜路多,必有遇鬼时”。同时,客家人引以为戒,规诫子孙“风来竹梢动,雨过地皮湿”,“唔怕一万,就怕万一”,因为“偷来介锣鼓打唔得,贪来介钱财用唔得”。
工作中如果拉帮结派,营私结党,就会“上歪一尺,下歪一丈”,政治秩序就会大乱。在评价其他同志时,要做到“无丁挂帽,有丁挽衣”,说话要有根据,不能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一个人身居高位时,要有抵御糖衣炮弹的意识,不要有侥幸心理。客谚说得好:“狗吠冇虚言”,须知“你要佢一尺布,佢想你一条裤;贪人一尺布,了撇一条裤”,牢记“贪佢一斗米,失忒半年粮”,不要落得“石灰褡袋,一处一个迹”,处处留下坏名声,给单位和集体造成“一只老鼠屎,打败一钵羹”的恶果。
工作上,要量力而行,要夯实基础,不要搞政绩工程,“秀才食酒量身价”,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事情,不要做没有把握的事。
B、经济活动中,提倡诚信经营,不贪不义之财。
上杭客家山歌《劝世文》中唱道:“为人处世要忠诚,莫学他人起歪心,忠厚廉洁守本份,敬老爱幼惜贤人,清白一世留美名……”
清朝康熙至道光年间,上杭商人相信“一个铜钱两只手,滴边赚来噶边溜”,相信“一步登唔了天,一锄挖唔成井”,奉行“诚招天下客,信必事业兴”、“利从诚中出,誉在信中来”、“不贪昧心钱,不取不义财”的经营之道,将生意做到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及江浙一带。
C、生活作风上,不攀比,不赌博,艰苦创业,自律自醒。
生活上不要攀比,因为“人比人,气死人”,金钱这东西“赤膊列结来,空手啷当去”。并规诫人们,“十个赌棍九个穷,一个唔穷天难容”,做到“一人不喝酒,两人不赌钱”。唯有如此,“好酒哇唔酸,好人哇唔坏”。
闽粤赣山区山多地少,客家人养成了艰苦创业的作风,他们知道“食唔穷,着唔穷,么划么算一世穷”,知道“千日爬硝一铳打”,坚信“天无三日雨,人无一世穷”。
D、客家人崇文重教,其中包括廉洁德行的教育。
客家人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细细偷针,大哩偷金;学坏三日,学好三年。”
处理人际关系上,从来都是“有便宜货,无便宜钱”。要做到不贪小便宜,因为“食了人家嘴软,拿了人家手软”,要做到“莫食过量之酒,莫贪不义之财”。只有这样,才能“树身生得正,唔怕风来摇”,才能“两脚站得牢,不怕大风摇”。
教育儿辈要自立自强,不要“啃老”,正如客家民谚所说:“好儿唔爱爷田地,好女不贪嫁时衣”,“别人介龙床,唔当自家介狗窦”。
客家人还重视廉政文化的教育,耕读家风代代相传。比如,著名谦裕楼大厅有对联:“酒勿过、博勿近、色勿迷,非为一切须丢手;读要勤、贾要劳、耕要力,正事千般也出头。”
总的说来,客家廉洁文化谚语内涵丰富,它与客家人的历史渊源、生活环境、文化意识和民俗风情等密不可分,成为客家人世世代代认识自然、改造社会、融洽人际、陶冶情操、不断进取的处世格言。
三、客家廉政文化在中央苏区的完美展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地域主要包括赣南和闽西,即客家大本营地区。这是一个中国革命史、中国文化史上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即中央苏区与客家大本营的重叠、苏区文化与客家文化的重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依托、借助客家文化,开展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
1、客家社会现象成为我党制定反腐倡廉政策的重要参照系。
经过多次召集客家各行各业人士的座谈会,毛泽东形成了《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必须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官僚主义”等不良现象,密切党群关系,还规定了新分子入党的5个条件:“1、政治观念没有错误;2、忠实;3、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4、没有发洋财的观念;5、不吃鸦片,不赌博。”
在深入寻乌、长冈乡、才溪乡等客家地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后,1934年1月22日,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说:“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由此,从1932年2月至1934年下半年,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反贪污反浪费的斗争在客家地区~中央苏区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2、客家人以客家廉政歌谣和实际行动积极支持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
在党的号召下,客家人发扬山歌传统,用客家廉政文化歌谣积极支持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成效显著,以至于当时白军中也流行一首山歌:“一怕红军刀枪镇,二怕兴国山歌声;刀枪镇来头落地,山歌声来勾掉魂。”
在流行赣南的《十送红军》中,客家人殷殷叮嘱红军“莫贪女色和金银,高举红旗心向党”,将廉洁自律与是否向党忠诚联系在一起,表达出送郎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厚意和谆谆嘱托。“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穿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支脍炙人口的客家山歌是对广大苏区干部廉政为民风貌的真实写照,也是苏区群众对苏区干部的最高赞誉。
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颁布的《政府工作人员惩办条例》和《裁判条例》明文规定:“侵吞公款有据者”、“受贿有据者”、“借公报私为害他人者”撤职并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侵吞公款三百元以上者”、“受贿至五十元以上者”执行枪决。根据客家地区群众的举报,贪污250元的闽西苏维埃政府常务委员兼粮食部长林延年成为撞在枪口上的第一个高官,大蠹福建省工联社会经济部长汤醒伯、福建省苏代理财政部长张赞元等纷纷落网。
客家人在世世代代的农耕生活中形成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客家人很喜欢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们认为,说空话无补于事,做实事必有收获。在创建中央苏区的过程中,客家人的务实精神得到了充实升华,那就是由此而产生的“求真务实”,“执政为民”,“一切为了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廉政、勤政、奉献的精神。
苏区斗争时期,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恶劣条件下坚持达数年之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共产党以自己正确的政策、模范的行动、钢铁般的纪律,结合并发展了客家文化的廉政思想,坚决地清除腐败孳生的环境,使“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在苏区军民的头上,从而打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清廉的政府和最为廉洁的官员,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
四、深入发掘客家廉政文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十七大表明,我党和政府空前地重视廉政建设工作。伟大的时代必将造就不朽的文化。同时,任何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土地革命时期,客家廉政文化已经为我党开展第一次大规模地反腐倡廉、为我党打造中国历史上最为清廉的政府和最为廉洁的官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时代在呼唤,我们有义务深入发掘客家廉政文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充分发掘、深入研究客家廉政文化
龙岩是客家祖地,客家传统美德包含着“廉洁自守、救世拯民、正心修身、扶危助困、浩然正气”等廉政文化内容。在国家、民族空前地重视和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必须组织客家文化的研究人员,总结、挖掘客家廉政文化内涵,整合客家文化资源,把与时代合拍、与“八荣八耻”等廉政文化要求一致的内容提炼精华,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廉政文化,从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例如,客家的“祖训家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是先辈为人处世、教育后裔的金玉良言,符合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完全可以大力弘扬。
“祖训”有:
敬祖奉宗,光宗耀祖、光前裕后、义勇忠孝、积善余庆、为恶必殃、节俭养廉、为官清正、勤政爱民、尊师重教、敬老爱幼、崇文尚武、耕读为本、诗书继世、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强不凌弱、众不暴寡、救危济贫,等等。
“家规”有:
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克勤克俭、任劳任怨、忠厚老实、和睦宗亲、团结邻里、排难解纷、息事宁人、禁赌戒毒、端正品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亲密妯娌,等等。
2、突出特色,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增强客家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构建客家廉政文化是一项全新的举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有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
如前所说,客家民谚饱含丰富的廉政文化,客家廉政山歌更是在中央苏区发挥了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推陈出新,充分发挥客家山歌、五句板、快板、小品、楹联、童谣等广为人知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势,通过各种各样的山歌擂台、民俗风情表演、客家土楼旅游节、学术研讨会、客家网站、客家刊物等载体,总结、宣传和推介客家廉政文化。
可喜的是,在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下,一些客家地区已经进行了此类的基础性工作,比如位于客家大本营的闽粤赣边三市开设了“红土清风”论坛,如今已是第三届,就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载体;一些文化界人士还有针对性地创作了一批为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通俗产品,增强了客家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
这里,且让我们开启两个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的“酒瓶”,认真品味其中的廉政“新酒”。
“肚饥唔食心发慌,山歌唔唱喉咙痒。情歌逞歌涯唔唱,劝廉山歌唱开腔。为官一任不寻常,以民为本廉为纲。敬业清廉民得福,贪赃枉法国遭殃。”
“贪官就像一条蛇,再多钱财也吞下。来日镣铐叮当响,贪赃枉法害自家。”
3、各级纪检监察和文化部门,作为当然的主体,在搭建客家廉政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桥梁上,责无旁贷。
着眼人类历史的长河,构建廉政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与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建设未来“天下大同”、为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顺利交替撑起一片蓝蓝的天空。除此之外的所有其它愿望,都应是此目的的派生物。
因此,对于客家廉政文化的挖掘与归纳、搭建客家廉政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桥梁,首先体现的是国家在传承人类文明,传承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应尽的职责,而不是其他。这是一个公益性的活动,意味着“搭桥”的主体责无旁贷地是各级纪检监察和文化部门,而不是其他组织或个人。不管如何倡导全民参与,都不能淡化党委、政府的这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绝非老生常谈。
腐败被人们公认为国家、社会发展的癌症,是世界性难题。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古人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深挖客家廉政文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文化部门的工作,是客家学者的工作,也是全体客家人的责任。这一点并不与纪检监察和文化部门的责任主体性相矛盾,因为在“搭桥”的工程中,他们的作用在于以正确的政策和舆论导向,引导人们关心、关注并参与其中。须知,客家山歌、民谚往往是深藏于民的。
(李史明系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纪检组长;
吴锡超系古田会议纪念馆文物资料科长、副研究员)
注释:文中仿宋体字部分为客家常用谚语、祖训家规、山歌。